2024 |
偏鄉智慧早療模式建置--偏鄉智慧早療模式--數位偏鄉早期療育之智慧模式的建構與實踐(3/3) |
葉士青等人 |
共同主持人 |
2024.08 ~ 2025.07 |
國科會 |
2024 |
「語」你一齊,譜寫「樂」曲:音樂教學提升特殊幼兒於融合情境語言能力之行動研究 |
黃千耘、朱思穎 |
專題指導教授 |
2024.07 ~ 2025.02 |
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113-2813-C-007-103-H】 |
2023 |
偏鄉智慧早療模式建置--偏鄉智慧早療模式--數位偏鄉早期療育之智慧模式的建構與實踐(2/3) |
葉士青等人 |
共同主持人 |
2023.08 ~ 2024.07 |
國科會 |
2022 |
介入回應模式與跨專業合作於學前特教應用之長期追蹤研究 |
朱思穎 |
計畫主持人 |
2022.08 ~ 2025.07 |
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 |
2022 |
偏鄉智慧早療模式建置--偏鄉智慧早療模式--數位偏鄉早期療育之智慧模式的建構與實踐(1/3) |
葉士青等人 |
共同主持人 |
2022.08 ~ 2023.07 |
國科會 |
2022 |
「幼」求必應,「美」勞學習好「融」易—於美勞區運用 融和課程調整策略提升特殊幼兒學習之行動研究 |
賴毓仙、朱思穎 |
專題指導教授 |
2022.07 ~ 2023.02 |
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111- 2813-C-007-023-H】 |
2021 |
優質學前融合建構課程:以全方位設計學習基礎之職前教師訓練 |
朱思穎 |
計畫主持人 |
2021.08 ~ 2022.07 |
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 |
2021 |
偏鄉智慧早療模式建置--數位偏鄉早期療育之智慧模式的建構與實踐 |
葉士青等人 |
共同主持人 |
2021.08 ~ 2022.07 |
科技部 |
2021 |
學前普特攜手共好: 在職教師融合教育專業成長。(教育部地方教育輔導案) |
朱思穎 |
計畫主持人 |
2021.08 ~ 2022.07 |
教育部 |
2021 |
漸入「家」境,「幼」你真好~ 家庭作息本位提升發展 遲緩幼兒社會情緒能力之研究 |
林韻文、朱思穎 |
專題指導教授 |
2021.07 ~ 2022.03 |
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110-2813-C-007-148-H】 |
2020 |
家長參與跨專業合作模式提升幼小銜接之早期療育品 質成效行動研究 |
朱思穎 |
計畫主持人 |
2020.08 ~ 2022.01 |
科技部 |
2020 |
在職教師學前融合教育課程與教學實務之培訓(地方教育輔導案) |
朱思穎 |
計畫主持人 |
2020.08 ~ 2021.07 |
教育部 |
2020 |
與「幼」相伴,與「家」同行 -作息本位介入提升特殊 幼兒生活技能之研究 |
鄭茹謙、朱思穎 |
專題指導教授 |
2020.07 ~ 2021.02 |
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109-2813-C-007-086-H】 |
2020 |
Do children learn Chinese with receiving phonetic system training affect the role of auditory temporal processing to reading? – A longitudinal study |
L. C. Wang (PI) with K. K. H. Chung, D. Liu and S. Y. Chu |
共同主持人 |
2020.01 ~ 2023.06 |
UGC General Research Fund (GRF),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2019 |
偏鄉早療實驗計畫 |
葉士青等人 |
共同主持人 |
2019.09 ~ 2020.08 |
科技部 |
2019 |
學前在職教師之多層次教學模式專業成長(地方教育輔導案) |
朱思穎 |
計畫主持人 |
2019.08 ~ 2020.07 |
教育部 |
2019 |
家長參與跨專業合作模式提升幼小銜接之早期療育品質行動研究 |
朱思穎 |
計畫主持人 |
2019.08 ~ 2020.07 |
科技部 |
2019 |
「助我張口,刻不容緩」-PRT融入AAC提升發展遲緩 兒溝通能力之研究 |
王文潔、朱思穎 |
專題指導教授 |
2019.07 ~ 2020.02 |
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108-2813-C-007-090-H】 |
2018 |
學前融合教師之教師效能與文化回應教學的歷程研究II |
朱思穎 |
計畫主持人 |
2018.08 ~ 2019.07 |
科技部 |
2018 |
學前在職教師之融合教育專業知能成長(地方教育輔導案) |
朱思穎 |
計畫主持人 |
2018.08 ~ 2019.07 |
教育部 |
2018 |
「歡迎來到交友達人秀」-遊戲導入之家庭本位正向行為 支持介入提升弱勢發展遲緩幼兒社會互動能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
卓容安、朱思穎 |
專題指導教授 |
2018.07 ~ 2019.02 |
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107-2813-C-007-032-H】 |
2018 |
How phonetic system training change the way we read Chinese? An ERP study |
L. C. Wang (PI) with K. K. H. Chung, D. Liu, Y. N. Yum, S. Y., Chu |
共同主持人 |
2017.12 ~ 2019.11 |
Internal Research Fund from Center of Brain and Education,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2017 |
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第二期) |
張鑑如等人 |
協同主持人 |
2017.11 ~ 2020.07 |
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推動規劃補助計畫) |
2017 |
學前特教師資生跨專業團隊合作之家庭本位介入研究 |
朱思穎 |
計畫主持人 |
2017.08 ~ 2017.11 |
清大教與學中心106延續性教學增能計畫 |
2017 |
學前融合教師之教師效能與文化回應教學的歷程研究 |
朱思穎 |
計畫主持人 |
2017.08 ~ 2018.07 |
科技部 |
2017 |
當噴火龍遇上奇檬子天氣都晴了-遊戲導入之家庭本位正向行為支持介入提升學齡前發展遲緩幼兒情緒管理能力與人際關係之研究 |
莊雅筑、朱思穎 |
專題指導教授 |
2017.07 ~ 2018.03 |
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106-2813-C-007-047-H】 |
2015 |
幼教系學生第二專長培訓歷程之成效:家庭本位正向行為支持介入之訓練(II) |
朱思穎 |
計畫主持人 |
2015.08 ~ 2016.07 |
科技部 |
2015 |
「遲語,也能振翼高飛」─核心反應訓練介入增進發展遲緩幼兒溝通能力之研究 |
顏侑萱、朱思穎 |
專題指導教授 |
2015.07 ~ 2016.02 |
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104-2815-C-143-020-H】 |
2014 |
幼教系學生第二專長培訓歷程之成效:家庭本位正向行為支持介入之訓練(I) |
朱思穎 |
計畫主持人 |
2014.08 ~ 2015.07 |
科技部 |
2014 |
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 |
張鑑如等人 |
共同主持人 |
2014.08 ~ 2017.07 |
科技部 |
2014 |
比手畫腳-替代性溝通介入提升無口語幼兒溝通表達能力之成效 |
江倪、朱思穎 |
專題指導教授 |
2014.07 ~ 2015.03 |
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103-2815-C-143-007-H】 |
2012 |
介入回應在學前特殊教育之應用:建立家長、教師、與專家諮詢者合作模式促進語言行為的學習成效 |
朱思穎 |
計畫主持人 |
2012.08 ~ 2013.07 |
國科會 |
2012 |
我不是外星人-角色扮演(Cosplay)課程介入增進學齡前自閉症幼兒社會互動能力之成效 |
楊平如、朱思穎 |
專題指導教授 |
2012.07 ~ 2013.03 |
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NSC101-2815-C-143-024-H】 |